一、材料選擇與檢驗
1.玻璃鱗片膠泥質量
樹脂基體:優先選用乙烯基酯樹脂或雙酚A型環氧樹脂,避免使用過期或受潮的樹脂。
玻璃鱗片:檢查鱗片厚度、粒徑分布及表面處理,確保無雜質、結塊。
固化劑與促進劑:按比例準確配比,避免因比例失調導致固化過快。
2.輔助材料
底漆:選用與玻璃鱗片膠泥兼容的環氧或乙烯基酯底漆,確保附著力。
面漆:選擇耐候性、抗紫外線強的聚氨酯或氟碳面漆,延長使用壽命。
二、施工環境控制
1.溫度與濕度
溫度:施工環境溫度需控制在5-35℃之間,避免低溫導致固化緩慢或高溫引發氣泡。
濕度:相對濕度≤85%,防止水分滲入影響固化質量。
2.表面處理
基材清潔:用砂紙或噴砂處理煙囪內壁,去除銹蝕、油污、舊涂層,表面粗糙度達Ra50-75μm。
干燥處理:施工前確保基材干燥,含水率≤6%。
三、施工工藝要點
1.底漆涂裝
涂刷方法:采用滾涂或噴涂,確保底漆均勻覆蓋,無漏涂、流掛。
干燥時間:底漆表干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,避免與玻璃鱗片層混合。
2.玻璃鱗片膠泥施工
混合比例:嚴格按廠家說明混合樹脂、玻璃鱗片、固化劑,機械攪拌至均勻無氣泡。
涂抹厚度:單層涂抹厚度控制在0.5-1mm,總厚度建議2-3mm,避免過厚導致開裂。
鱗片方向:施工時用鏝刀呈45°角刮涂,使玻璃鱗片呈“迷宮式"排列,增強防腐效果。
消泡處理:涂抹后用滾筒輕壓,排出氣泡,確保密實性。
3.面漆涂裝
涂刷時機:玻璃鱗片層固化后涂刷面漆。
涂層厚度:面漆干膜厚度≥60μm,提供耐候性和抗污染性。
四、質量檢驗與驗收
1.外觀檢查
檢查涂層表面是否平整、無氣泡、裂紋、流掛或漏涂。
玻璃鱗片排列應均勻,無裸露基材。
2.厚度檢測
使用涂層測厚儀檢測玻璃鱗片層厚度,確保符合設計要求。
3.附著力測試
采用劃格法或拉拔法檢測涂層與基材的附著力,附著力應≥5MPa。
4.電火花檢測
使用電火花儀檢測涂層針孔,電壓設置根據涂層厚度調整,確保無漏電。
五、安全防護措施
1.個人防護
施工人員需佩戴防毒面具、防護手套、防護服,避免接觸樹脂和固化劑。
高空作業時系好安全帶,設置安全網。
2.通風與防火
施工區域保持良好通風,防止有機溶劑揮發積聚。
現場配備滅火器,嚴禁煙火。
3.廢棄物處理
廢棄的樹脂、固化劑容器需按危險廢物處理,避免污染環境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1.氣泡產生
原因:攪拌過度、施工環境濕度高、基材含水率超標。
解決:控制攪拌時間,降低環境濕度,確保基材干燥。
2.涂層開裂
原因:單層涂抹過厚、固化劑比例不當、溫度驟變。
解決:分層施工,嚴格按比例配比固化劑,避免施工后快速降溫。
3.附著力差
原因:底漆未干透。
解決:延長底漆干燥時間,加強基材噴砂處理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